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发展的强化理论提出【】等概念。
A. 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C. 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2.中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时长为20—25分钟,这是因为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为【】左右。
A. 3—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D. 20分钟
3.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
A. 能力类型的差异
B. 能力水平的差异
C. 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D.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4.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制度,每季度测【】一次。
A. 身高
B. 体重
C. 视力
D. 听力
5.当教室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注意。这是【】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6.张老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7.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的方法是【】
A. 操作法
B. 游戏法
C. 讲解、演示法
D. 讨论法
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 新观点
B. 认知结构
C. 策略系统
D. 价值体系
9.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A. 会识别左右
B. 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C. 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
D. 会识别轻重、长短、前后
10.幼儿的主要思维形式是【】
A. 感觉运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辩证逻辑思维
11.维生素C缺乏时可导致【】
A. 脚气病
B. 坏血病
C. 佝偻病
D. 夜盲症
12.重视儿童【】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势。
A. 语言听说能力
B. 语言运用能力
C. 语言读写能力
D. 语言分辨能力
13.将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这里的活动是指【】
A. 游戏
B. 课程
C. 幼儿自选的活动
D. 保育、教育活动
14.区角活动内容的设计首先应体现【】
A. 创造性
B. 生活性
C. 角色性
D. 科学性
15.有的幼儿不大喜欢与他人交往,他们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的行为。他们属于【】幼儿。
A. 被抛弃型
B. 被忽略型
C. 被拒绝型
D. 受欢迎型
16.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 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 教师的保育意识
C. 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 幼儿的自理能力
17.罗恩菲尔德认为,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首先应从【】来进行。
A. 发展阶段
B. 儿童成长角度
C. 技巧
D. 作品组织
18.对幼儿进行的全日健康观察的重点是精神、饮食、大小便、体温以及【】
A. 睡眠情况
B. 卫生情况
C. 游戏情况
D. 学习情况
19.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
A. 以胸式呼吸为主
B. 以腹式呼吸为主
C.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 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20.在韵律活动中,有些儿童做出的锄地、扛枪动作属于【】
A. 基本动作
B. 模仿动作
C. 舞蹈动作
D. 重复动作
21.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自发地用唱歌或者舞蹈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情感的表达。这体现出了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的【】
A. 稚拙感
B. 随意性
C. 自我性
D. 自发性
22.思维的两个特点是【】
A. 直观和具体
B. 形象和抽象
C. 概括和间接
D. 概括和逻辑
23.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中,【】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知对象的方法。
A. 直观法
B. 实验法
C. 游戏法
D. 活动法
24.下列不适合作为幼儿早操活动场地的是【】
A. 草地
B. 沙地
C. 塑胶地
D. 泥土地
25.教师让幼儿画小兔子,可是幼儿却对画小山羊特别感兴趣,于是教师就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这体现了【】
A. 教师目标要涵盖全面
B. 教师不遵守规则
C. 教育目标要适当调整
D. 教育目标要科学分解
26.骨折现场急救原则是避免受伤肢体再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因此应先对骨折部位【】
A. 药敷
B. 固定
C. 还纳
D. 包扎
27.“视崖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孩子已具备【】
A. 空间知觉
B. 深度知觉
C. 大小知觉
D. 方位知觉
28.【】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通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 游戏方法
B. 环境体验法
C. 行动操练法
D. 语言法
29.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反映了幼儿游戏中【】
A. 认知发展水平
B. 组织能力的发展水平
C. 确立游戏主题的发展水平
D. 社会性发展水平
30.所谓“第一反抗期”,是指【】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A. 半岁
B. 一岁
C. 两岁
D. 三岁
......
参考答案更多资料请联系微信:10620696
推荐会员套餐复习资料:
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高分题库(上下册)
2.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卷(A、B卷)
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复习笔记、多个版本精讲笔记
4.幼儿招聘考试常见题型分析、高频考点汇总
5.幼儿案例分析活动设计专项训练
6.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全
7.幼儿教师招聘客观题专项训练
本人从事幼儿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工作10年以上,总结和整理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资料,该资料来自各地的幼儿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考试试卷中,再加上我们老师团队的整理和各种渠道得来的资料。内容可以说十分精炼,可谓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贵的教师招聘考试宝典资料,所有资料含有答案。在各地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现率非常高,适合教师招聘、编制、特岗、进城、职称等考试。如果需要可以联系本人微信:10620696
你可知道——别人用这个资料就考过关了!
你可知道——整理这个资料需要花多少精力!
你可知道——可以为你节约多少时间!
你可知道——有了这个资料可能给你带来什么!
你可知道——没这个资料你可能失去什么?
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幼儿园/幼儿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