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美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时代的要求
B.学校的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教学的要求
2.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根本任务,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体系。
A.教书育人
B.创新发展
C.以美育人
D.立德树人
3.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
A.技术
B.活动
C.审美
D.创造
4.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
A.图像识读
B.审美判断
C.美术表现
D.文化理解
5.教师引导学生从绘画作品的题材、形象、材质、构图等方面观看、识别和解读作品,以上教学行为指向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
A.图像识读
B.美术表现
C.审美判断
D.创意实践
6.下列选项里哪条不属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A.审美判断
B.文化理解
C.图像识读
D.预算能力
7.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
A.创作
B.实践
C.联想
D.理解
8.美术鉴赏模块是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中的【】。
A.必修课程
B.选择性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重要的选修课程
9.现代媒体艺术综合体现了科学、艺术与【】。
A.思想情感
B.探究思索
C.创意思维
D.人文理念
10.普通高中美术选修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其中不包括【】。
A.速写基础
B.素描基础
C.色彩基础
D.工艺基础
11.创设问题情境是【】美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关键。
A.学科核心素养
B.学科核心素养本位
C.核心素养
D.学科本位
12.在一个主题性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保存好学习资料,记录学习的全过程。
A.包装袋
B.工具袋
C.文件袋
D.档案袋
1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的特点。
A.专业性
B.权威性
C.开放性
D.人文性
14.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A.自主、合作与探究
B.自主、合作与交流
C.自主、讨论与交流
D.合作、观察与探究
15.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的是【】。
A.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B.强调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个性需求
C.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
D.充分而理性地利用信息化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
1.美术鉴赏是属于【】阶段。
A.教学
B.体验
C.评价
D.联想
2.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是【】。
A.美术鉴赏
B.雕塑
C.工艺
D.中国书画
三、填空题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按照美术门类将学习内容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工艺和__________七个学习板块。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后,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__________和选修课程。
3.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___________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每位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____________学时,以获得3个基本学分。
四、判断题
1.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3.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属于美术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的范畴。【】
4.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将美术学科或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5.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教学建议,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
五、简答题
1.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2.结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简述美术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六、论述题
1.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什么?作为一名老师,谈谈你对核心素养目标下美术鉴赏的教学理解。1.【答案】A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的基本原则第二条指出:“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故本题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体系。本课程设置了体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确定了适应高中生身心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提出了适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评价方式以及相应的支持方式,以期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体系。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指出: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是人类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的核心素养内容,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故本题选A。
6.【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故本题选D。
7.【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内容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结构指出:“美术鉴赏模块是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中的必修课程。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B项,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及现代媒体艺术。C项,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史论基础、速写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及创作与设计基础。D项,重要的选修课程新课改里没有这种说法。故本题选A。
9.【答案】D
【解析】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该领域目前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故本题选D。
10.【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采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本课程设置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设置的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是指美术鉴赏这一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新媒体艺术,选修课程包括美术史论基础、速写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创作与设计基础。D项,工艺基础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故本题选D。
11.【答案】B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设计建议第3条“创设引发探究行为的问题情境”指出:问题情境是指包含问题的现实情境。它能激励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和获取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跨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关键。故本题选B。
12.【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评价建议强调:在一个主题性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学习美术知识、进行美术鉴赏、创作美术作品等多项学习任务。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档案袋,保存学习资料,记录学习的全过程。其内容包括:学习任务书、研究报告、反映各种技能和特征的资料(如构思设计、创作草图、完成的作品)、工作进展、创作过程日记、对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小论文、自我反思与评价表等。当一个模块的教学或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应综合学生学习档案袋、各阶段作业和综合表现的得分,或加上对学生的描述性评语,作出终结性评价,恰当地判断学生学业质量水平。故本题选D。
13.【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教学评价建议包括:(1)树立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评价理念;(2)合理量化质性评价;(3)运用学习档案袋;(4)提供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5)发展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能力。故本题选C。
14.【答案】A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第3条“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提出: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故本题选A。
15.【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包括:(1)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2)强调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个性需求;(3)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4)运用质性评价,着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D项,属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议”内容。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内容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故本题选BCD。
2.【答案】BC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选择性必修性课程包括: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故本题选BCD。
三、填空题
1.【答案】中国书画、雕塑、现代媒体艺术
2.【答案】选择性必修课程
3.【答案】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4.【答案】传统
5.【答案】54
四、判断题
1.【答案】√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指出: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是人类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动之一。题干描述正确。因此正确。
2.【答案】√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正确。
3.【答案】×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因此错误。
4.【答案】√
【解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题干描述正确。因此正确。
5.【答案】×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结构-学分与选课内容:(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获得1学分。(2)尽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1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3)每位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3个基本学分。其中必修美术鉴赏内容系列1学分,选择性必修美术表现内容系列2学分。(4)在取得必修的3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学习选修课程中的全部内容或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选学一些模块内容获得9学分,以满足发展或升学考试的要求。因此错误。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学业质量水平是阶段性评价、考试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一是学生在义务教育毕业水平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所要达到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三是对应高考或用于高等院校招生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求。选修课程学业水平分为三级,一级水平与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二相当,本课程标准仅列出二、三级水平。
2.【参考答案】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是人类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美术广泛而深度地融入社会,以丰富和多样的视觉形态促进交流、传播文化、发展创意、服务社会,凸显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为其接受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做准备。为此,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